一、抗感染药物新结构化合物的筛选与创制
以药用微生物资源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以特色微生物菌种采集与保藏、多样性化合物库建立与评价、化合物库高通量筛选和先导化合物优化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新抗生素创制平台。体现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代谢表达途径多样性、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多样性的有序传递性,以药用微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保护为主线,建设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抗生素单体库、抗生素相关物质(杂质)单体库和信息数据库网络系统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备管理规范、设施先进、安全运行、高效共享的鲜明特点,为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原始创新提供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为本中心的其他研究方向提供品种及其代谢调控依据。
二、抗感染药物新作用机制——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针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状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建立靶点特异的全细胞抗生素筛选模型为重点,开展抗耐药细菌、抗耐药真菌、抗病毒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以期发现新作用机制的先导化合物。开展先导化合物的临床前体内外药效学、ADMET、耐药性形成等综合评价,探讨目标化合物的成药性。
三、抗感染药物新给药途径——新给药途径与给药系统研究
药物研发进入了制剂创新时代,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已走在药物创新的前沿,成为市场的主导,推动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新型递药系统可将药物有效地递送到目的部位,实现药物的定时、定位、定速和靶向释放。与传统制剂相比,抗感染药物新给药途径具有以下优势:(1)能够维持稳定有效的治疗作用,避免释药速率波动导致的血药浓度峰谷效应; (2)靶向药物递送载体可将药物浓集于病灶部位实现靶向治疗;(3)定时药物递送可依据生物节律调整给药剂量和频率,达到对有节律性变化疾病更好的治疗效果;(4)促进生物技术药物的吸收,提高其稳定性,发展非注射给药途径。新型递药系统对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治疗指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巨大市场前景。
四、抗感染药物新型工艺——绿色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以“绿色制药”为核心的药物精准合成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治理污染作为选择药品生产工艺的首要条件,通过精准的工艺设计,研究和发展无害化清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绿色制药既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也是现代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技术包括定向进化技术、酶法生物合成、过程与分离工程、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实现抗感染产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我国抗感染原料药国际竞争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行业发展模式。本研究方向针对新一代β-内酰胺抗生素重大品种生产工艺中的高污染环节,采用发酵工程及酶工程技术,研究酶法制备β-内酰胺类药物的通用技术,开发新的“绿色生产”工艺方法替代多步化学合成反应,打破该领域的国际技术垄断和贸易壁垒。针对发酵抗生素规模化生产中的共性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和完善工业化创新工艺,以不断提高发酵产品的质量和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五、新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提升与再评价研究
(1)首先对国家基本药物及医保药物中临床使用量大面广且不良反应严重的抗生素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与再评价,科学、合理的修订、提升这两类药物的质量标准,使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2)进行药品质量提升与再评价研究,开展已上市药品对临床分离病原菌有效性及相关物质(杂质)安全性的再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产品质量标准升级提供依据,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3)制修订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保障用药安全的药品质量标准。密切结合工艺对新药开展全面的质量控制研究,制订出能真正控制药品质量,切实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科学严格的药品标准。(4)对其他企业申报的标准,首先对配套工艺的真实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验证,并进行全面质量指标的研究和验证,从而科学的评价所提交标准的可行性,提出修订标准的意见。